为中国最好的大学,拍部电影

为中国最好的大学,拍部电影

他们分别是刚步入清华的大学新生、即将荣休的院士、准备入职的青年教师和面临毕业选择的博士生。

这四代不同的清华人,都站在了各自的人生转折点上,他们的选择将会面临怎样的新挑战?大学又是如何影响着他们的选择的?

主创团队重点捕捉人物的选择过程,并从他们的选择中,带我们窥探清华人的精神一隅,也为我们每个人找到了不同的答案。

朝气蓬勃的大学新生严韫洲是影片第一个出场的人物,影片由他开始以日常的生活视角呈现了烟火气十足的清华园。艰苦的军训、总在关键时刻熄灯的宿舍、令人焦灼的期末考、还有装扮成“小大人”模样的联谊会等场景将愉快的大学生活浓缩,迅速把观众拉回曾经或依旧熟悉的大学校园。

但在影片开始,他还不是清华的学生,最初,他拿到了清华大学“上海领军计划”物理组第一的好成绩,但高考成绩却没达到预期,而银幕上呼之欲出的焦灼感让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有深深的共鸣。

其中有个令我印象较深的插曲,在填报志愿前夕,一个高分女孩已经确定被清华录取,但母亲坚持要她进经管专业,女孩因为自己没拿到母亲的标准而偷偷哭泣,甚至有了否定自己的情绪。

但清华老师的劝慰,让女孩重新认真思考了自己的初衷,要选自己热爱的专业,走自己要走的路,而不是母亲铺垫的路。清华老师的这番话传达的清华精神,正如校长邱勇在开学典礼上鼓励新生所说,“要敢于质疑、勇于批判、追求真理,独立思考。”

作为家长“鸡娃”的重点目标之一,《大学》呈现的清华精神,不禁令人重审当下被“鸡娃教育”模糊了的教育本义。

而承载着清华大学育人精神的钱易先生,在耄耋之年仍坚持站着上课。她把毕生的精力致力于两件事,一件是中国的环保事业,另一件是教书育人,为环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人才。

钱易先生是清华大学第一位女院士,影片纪录了她荣休前后的心路历程。在荣休后的她最眷恋的依然是她的三尺讲台,最终仍选择继续传道授业。“一门六院士,半门皆教师”,在家族和师门的传承下,我们看到了清华教师间的薪火相传,以及清华大学的育人精神。

正如影片的英文名“The Great Learning”一样,影片阐释的是大学之道。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的育人观念是,“大学之大在于研究大学问。大学之大在于培养“大写的人”。

“哈勃学者”蔡峥旅美十年,本可以继续任教于美国名校,做到顶尖再荣誉回国。但随着清华大学天文系的恢复,蔡峥迫不及待得想拿到一张回国的“单程票”,趁着年轻为祖国“多做点事”。

作为青年教师,在旅美交流时他是侃侃而谈的,但在清华教师试讲中却紧张地结结巴巴。在蔡峥老师可爱的双面反差中,可见他对清华教研工作的重视和对实现理想的迫切。

作为仰望星空的梦想家,他希望研发出一台属于中国自己的光谱巡天望远镜,让中国早日拥有自己的技术,让清华大学成为下一个人类文明的灯塔,尽管这可能要耗费数十年的时间。但在蔡峥果断、坚决的选择中,承载的是执着探索的清华精神和科研人员的家国情怀。

同样的家国情怀也体现在清华毕业生宋云天身上,影片拍摄时是他在清华的第九年,这一年他除了要顺利完成博士毕业外,还需要面对一个重大的人生难题,也是当下青年人至今仍然困惑的难题:是扎根大城市,还是投身小乡镇?是按部就班地找一份被广泛认可的工作,还是追寻内心真正渴望,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?

被树为“标兵”的宋云天,本可以顺利留校,扎根北京,实现学有所成,但他却选择了一份工资微薄,还可能饱受嘲笑与诋毁的路:回家乡做基层的选调生,造福一方百姓。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抉择,难免会有挣扎和彷徨,这点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。

宋云天做出这样的选择是非常困难,也是令人钦佩的。九年的清华园生活,早已将清华人的家国情怀注入进宋云天的梦里了。而他的选择,正是“大学之道”的有力证明。

宋云天每次提起回到河南小镇,实现“造福一方百姓”的理想时,眼里都荟萃着坚定的光芒。在宋云天的故事里,多次出现过烟花的镜头。一次是建国70周年的烟花秀,他骑车到长安街,却因交通管制看不到烟花,只能看到烟和烟花在玻璃上的倒影。

还有一次是他回到河南老家,面对亲人的不解,他独自一人走在暗夜中,在孤独无助的一刻,抬头看到了烟花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,但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。而借助影片真诚的镜头,我们都看到了宋云天内心的火。

在和几位主创的访谈中,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几位导演身上的清华精神。他们和宋云天一样,也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,做着一件对他们来说重要、却并不被广泛认可的事。

国内纪录片受众较少,而做纪录片就要时刻面对低票房低收入的心理预期,但纪录影像的真实魅力带给他们的创作热情,能够带给他们对抗现实的力量,也促使他们坚定地深耕纪实影像多年。

导演孙虹谈到自己毕业后曾短暂地离开过纪录片行业,选了一份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工作,但很快她就在别的行业中重新发现了自己的初心,于是她又重新回到清影工作室,继续从事纪录片创作。

《大学》正是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制作拍摄的,清影工作室专注纪实影像二十余年,其理念是以“影像温暖世界”,曾参与过的作品有《棒!少年》、《喜马拉雅天梯》、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、《烟火人间》等诸多纪录佳作。

而这部影片也延续了清影工作室一贯的纪实风格,用直接电影的创作方式呈现清华大学的日常视角,捕捉真实的力量和珍贵的生活瞬间。在没有任何的排演介入下,影片的电影感十分强烈,而这种电影感并没有抹杀掉生活本身的真实质感,相反它充分展现了生活逻辑的内在张力和影像语言的叙事魅力。

主创团队在这部影片中所做的唯一设计,只有拍摄之初对人物的选择,而电影感除了体现在扎实的影像,和行云流水般的镜头衔接外,主要来源于主创对他们身份的转变和对目标的追寻,这也是纪录片中叙事最大的动力。

在摒弃了旁白的情况下,镜头聚焦他们做选择前后的心里过程,相对主观地呈现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。最后在1000小时的素材量中,用故事片的剪辑手法,创作出了一部故事性、观赏性、思辨性俱佳的纪录电影。

《大学》的监制雷建军教授说,“大学是有光的,离开的人怀念它,未至的人憧憬它。”大学,除了授人知识以外,更重要的是给人信念。

或许这部影片可为前路迷茫的人可以拨开迷雾。这部诚意满满的纪录佳作,不仅满足了大众对清华园的好奇,阐释了当下的大学之道。

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重燃观众的理想激情,重回那段追求生命价值的理想生活,带给观众重拾生活的勇气。

本周重磅活动|毫不夸张,今年已经公映的青年作品中,温仕培的《热带往事》是技巧最复杂、成品最惊艳的一部,这部耗时四年拍摄完成、刚刚入围戛纳特别展映的新锐作品背后,有怎样的故事?青年导演在今天这个时代,又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?欢迎参加本周六即将举办的SKP青年电影沙龙,现场互动还有精美奖品送上。温馨提示:如系统报满,亦可现场围观,详见: RDV時間·北京 | 温仕培×杨城×奇爱博士:夏夜记忆拼图,畅聊热带往事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最新国内动态代理IP价格对比,一步到位
365网络电视直播

最新国内动态代理IP价格对比,一步到位

📅 08-04 👁️ 4151
揭秘为什么很多人买不到真正的藏刀?
365网络电视直播

揭秘为什么很多人买不到真正的藏刀?

📅 08-15 👁️ 7011
AMD Ryzen Master 工具实现超频控制
365beat网页怎么打不开

AMD Ryzen Master 工具实现超频控制

📅 07-01 👁️ 6130